剑魔文学 > 穿越小说 > 逆势屠龙 > 第895章
如果是前者,自然要大用,如果是后者,那就只能养一阵,然后让他们回家养老了。

瞿式耜给朱慈烺的印象不错,而现在,他要交给瞿式耜一个重要任务。

瞿式耜是钱谦益的弟子,虽然两人只相差八岁,在明末的表现也截然不同,一个是大节有亏的文坛盟主,一位是节义薄天的孤忠大臣,抉择迥异,但两人却真的是师生关系,而且是那种情意深厚的师生,不然瞿式耜当年也不会受到钱谦益的牵连。

说服郑芝龙,需要用到钱谦益,但朱慈烺不方便直接给钱谦益写信,如果是瞿式耜,那就方便多了。

“殿下……”

瞿式耜很快就来到,向朱慈烺深鞠。

朱慈烺屏退众人,将郑芝龙之事告知,并说朝廷不宜大动干戈,能说服郑芝龙者,怕是只有令师钱谦益。

如果是过去,瞿式耜怕是不会轻易接受太子的命令,因为瞿式耜也是清流,脑子里也是太子重在守德,应以学习治国理政之策为第一要务,而非像武将一样,亲自统领兵马到前线作战的理念,但经过开封和抵御入塞之战,太子连续两场的胜利,改变了很多清流的想法--他们最初的反对,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担心太子年幼,担不起这个重担,一旦出了意外,就国本动摇了,但太子的表现令他们瞠目结舌,也令他们明白,太子不是他们担心的懵懂少年。

也因此,反对太子领兵的想法,现在在朝堂上几乎已经是销声匿迹。

而在同意太子领兵的同时,对太子参政,朝臣们渐渐也有了一些默许,不说最初的四策,只说最近太子向户部要了河东和长芦盐场,并调左懋第为长芦盐场沧州分司的主事(虽然是圣旨,但谁都知道是太子的意思),在朝中就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波,左懋第顺利调任,礼部尚书林欲辑虽然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最后却也被内阁压了下来。

也因此,瞿式耜今日接受太子之命,也就是顺理成章。

“此事机密,先生一定要小心。”朱慈烺叮嘱。

“臣明白。”

“代我向牧斋先生问好。”朱慈烺淡淡笑。

瞿式耜眼角露出激动,再向太子深深一鞠。

他的激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他的老师钱谦益。

钱谦益,号牧斋。

钱谦益虽然是文坛领袖,但却仕途不顺,崇祯元年为礼部尚书,原本以为可以再进一步,成为大学士,入阁拜相,不想却被温体仁拉了下来,其后十几年,钱谦益一直都想要复出,奈何不得其门,心灰意冷之下,钱谦益干脆在崇祯十四年,娶了江南名妓柳如是,一时轰动天下,也因为此事太轰动,钱谦益再想要被启用就难了,虽然大明不禁止官员纳妾,对文人流连烟花柳巷,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但钱谦益的事情太轰动,不说东林党的对立,就是东林人自己也不敢轻易提出起用钱谦益。

但现在,瞿式耜却从太子的笑意里,隐隐意识到了什么---太子对恩师印象不错,这件事做好了,说不得日后就有起用的机会了……

回到詹事府,瞿式耜屏退书童,摊开笔墨,挥笔疾书。

他是詹事府右春坊的左谕德,属于京官,没事是不可以轻易出京,因此他只能向钱谦益写信,写完,密封,交给自己最亲信的两个家人,令他们即刻动身,前往南京。

……

瞿式耜的信,钱谦益的人,都是软手段,如果不能说服郑芝龙,朱慈烺就只能使用稍微硬一点的手段,比如派御史到福建稽查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被袭击事件,给与郑芝龙正面的警告,但顾忌郑氏水军,更顾忌郑成功,不到万不得已,朱慈烺绝不想动用硬手段。

脚步声响,朱慈烺正在沉思如何更圆满的处置郑芝龙之事时,一个青袍中年太监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封密件,这太监叫于海,本是太子府管尚善房的,朱慈烺见其工作认真,在宫中也没有背景,他早年认的干爹已经死了,现在属于是“无根无祖”,出了太子府,他再没有其他依靠,于是就拔他为近身太监,专管一些密件的传递,现在于海手中的密件,就是军情司传来的。

看完密件,朱慈烺眉头皱了起来---长芦盐场,左懋第那边,遇上麻烦了。

三日后,东印度公司租借给大明的第一艘三桅大船抵达天津卫大沽港,随同抵达的还有四艘小舰和四百名东印度公司的水手,照大明和东印度公司的约定,这些人将为大明所雇佣,暂时成为大明水师的一员,大明给予他们在东印度高一倍的薪资待遇,尤其是几个大副和舵手,大明更是给予重金,就像当年登莱巡抚孙元化在登州高薪聘请葡萄牙教官操练大明炮兵一样,大明这一次同样是高薪聘请,希望大明水兵能尽快学会操作三桅大船之术。

兵部侍郎张凤翔,新任天津巡抚原毓宗迎接。

原毓宗原本是天津兵备道,冯元飏调走之后,他加右佥都御史,成为天津巡抚。

而在两人身后站着天津总兵曹友义,副将娄光先、水师副将金斌、指挥杨维翰。

当那挂满白帆的三桅大木船在视线里出现时,众人都微微惊叹。

三桅大船和大明水军通常所使用的福船大为不同,不但更大,而且造型也有相当明显的区别,它拥有双层甲板,船首和船尾高高昂起。除了纵帆以外,还有斜三角帆,不管顺风还是逆风,都可以航行,船体长达二十余丈,以大明的计算方法,最少在两千料以上,超过一般大明战船的四百料。

消息传到京师,朱慈烺立刻赶往宫中,向父皇请命,说红毛人的三桅战舰每年耗费朝廷三十万两银子,虽然朝臣和天津巡抚在奏疏里有描写,但他还是想要去现场观摩一下。

天津距京师只有二百余里,快马加鞭当天就可打个来回,相信父皇会答应的。

崇祯帝正在批阅奏章,没有多想,点头:“去吧。记着,快去快回,一切从简,不可浪费民力。”

他对朝臣的奏疏,老实说,也并非是百分百相信,儿子亲自去看,正可去除他的疑心。

“儿臣知晓。”

朱慈烺起身离开。

望着太子的身影,王承恩眼角和嘴角都是含笑,太子的英武令他感佩,振作的国事令皇爷少了一些忧虑,也让他这个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多了一些欣慰,不过皇爷心里揣着九州四方,却好似没有看出太子殿下的心思啊。

这么想着,王承恩不由自主就把目光投向崇祯帝刚刚批阅完的一份奏疏--左懋第在长芦盐场大规模改革,惹得官员,盐商和盐户都大为不满,天津官员上疏弹劾,崇祯帝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意见,而是交给了内阁处置。

身为内廷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王承恩清楚的知道,这样的事情一旦交到内阁,没有十天半个月,没有一番折冲,是不会有结果的,而以太子的急脾气,怕是等不得,这一次太子到天津,恐怕不只是为了观摩红毛人的战舰……

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继位,迁都于北京,而紧邻北京的天津变的格外重要起来,因为朱棣曾经在这里渡河,偷袭沧州,并取得胜利,遂改名为天津,取“天子渡河之地”的意思,“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