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魔文学 > 穿越小说 > 逆势屠龙 > 第1487章
蒋德璟接过预算书,脸色沉静,但眼中却不禁闪过一丝激动。

---这是大明两百年来,不,是华夏王朝几千年以来,皇帝第一次将自己明年可能的花销,公之于众,并准许朝臣提出意见。

隆武帝圣明啊。

……

离开乾清宫,蒋德璟双手端着内廷预算书,返回内阁值房,然后在桌子上铺开了,请其他四个阁老,连着户部尚书傅永淳,侍郎堵胤锡等七人,一一观看。

和六部九卿衙门的预算书不同,内廷预算书不得抄录,暂时也不送都察院,只有六部九卿的重臣可以阅看。

到今日为止,宫中太监七千人,宫女七千,这还是遣散了大批宫女之后的数字,这么多人,吃喝拉撒,衣物行走,置办各种物件,一年所需最少在四十万两银子,再加上皇帝,皇子,太妃,先帝嫔妃,各种盛大仪式,各种赏赐,宫殿的维修,私下里的贪墨,宫中一年的基本开销都在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以上。

这还不能有大灾,如果发生了火灾,有宫殿烧毁,那重建宫殿就又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最初看到这个数字,朱慈烺并不惊奇,身为穿越者和曾经的老师,他稍微一算,就知道宫中开销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这还是崇祯帝节俭,如果是万历嘉靖,喜好奢华,又修殿又是修道观的,这笔预算最少还得翻一倍,有史料记载,大明皇室支出最多的一年是1602年,也就是明万历三十年,这一年的皇室开销超过六百五十万两,是为岁入的三分之一多。

“遵先帝遗训,宫中用度,所用宫女和宦者,朕会逐年缩减。”

隆武帝继位之初就有明言,宫中停了西华门的净身房,又放了大批宫女出宫,同时宫中二十四衙门,做了大范围的合并,很多衙门只剩下了空牌子,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了,空出来的人手,全部进入到内廷新近成立的一个衙门,叫大明皇家书局。

虽然叫衙门,但并不是衙门,大明皇家书局的唯一任务,就是印刷出版各种官方书籍,比如刚刚被隆武帝以十万两银子买到印刷权的《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因为印刷权被皇帝买下,独家印刷,在数学和农政大热的情况下,利润是可期的。

而在这两本之外,在隆武帝的旨意下,大明皇家书局还会印刷更多品种的书籍,西游记三国演义西厢记封神演义都可以公开印刷,水浒传被崇祯帝禁了,暂时还不能印刷,另外还有各种翻译的西洋科学书籍,未来也都是出版的重点。

皇家书局需要大量的人手,而宫中二十四衙门识字的那些大小太监,就成了最好的来源。

由他们印刷,校对,发行这些书籍,赚来的银子再进入内廷库,对内廷形成反哺。

乾清宫“敬天法祖”牌匾的书写者,书法家,前司礼监大掌印高时明,被隆武帝任命为了皇家书局的管事,这些天正忙的脚不沾地,

二十四衙门改制,成立审计监和皇家书局,人得其用,少了很多的闲人,这也是朱慈烺一直以来的策略。

大明皇宫人数众多,前世里有人在野史记载,说大明皇宫的宫女和太监加起来,有十万人之众,虽然这个人数一看就是夸张(胡说),但整个皇宫有一万多将近两万人,却是没有错的。

这么多人,一下子忽然全部遣散是不现实的,不说他们出宫之后的生计,只说宫中秩序就会乱了套。

因此,朱慈烺定下的策略是,徐徐减、徐徐放,压缩宫中各种不必要的开销,合并不必要的衙门,打击贪墨,与时俱进,给太监们找到自谋其力的一技之长,皇家书局就是在这种思路中成立的。

最终的目标,整个紫禁城,宫女加太监,不超过两千人,甚至等到以后科技发达了,有机械助力,百人也可以。

---皇帝都如此,各地藩王自然就更不能多养太监和宫女了。

而今年的预算书,在他强力节俭的要求和督促下,内廷预算,一共是八十万两加二十万两。

为什么要加二十万两?

这二十万两乃是为永王和坤兴公主的婚事而准备。

而照隆武帝的旨意,以后每年都要有百分之五到十的缩减,最终目标,紫禁城一年的开支用度,不超过四十万两银子……

注:明清宫中支用,最少为咸丰皇帝,曾经有一年只花了四十万两银子。清末时,皇室支用却达到了高峰,宣统元年,各种仪式下来,皇室一年就花了一千万两。

内阁值房。

“如何?”

看完之后,蒋德璟落座,目光看向次辅李邦华。

李邦华年纪大了,两鬓霜白,说话有点喘,此时难掩激动的说道:“神宗皇帝时,宫中每年用度,都在两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先帝勤俭节约,但一年也需要百万两,陛下明年却只计划支用八十万两银子,其节俭克用,令人感动,更不用说陛下将内廷预算书拿出,供我等翻阅,胸怀坦荡,古今未有啊。”

蒋德璟亦感叹:“是啊,预算书巨细靡遗,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由此可知,陛下的赤诚律己之心。”

“外律六部九卿,内律自己,如果陛下都能做到,外廷六部又有什么做不到,又有谁敢浪费朝廷的公帑?”李邦华咳嗽的说道。

范景文,袁继咸以及在周延儒罢相之后,补入内阁的吏部尚书倪元璐,此时都走了过来,对隆武帝的此举,表示称颂。而对于内廷预算书,有没有什么遗漏?又或者哪些地方还可以缩减?众人意见一致,陛下八十万两已经是困窘(穷酸),做臣子的,不能再减了。

但同时的,隆武帝今日所说的那番话,也令他们深思。

是啊,寅吃卯粮,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作为大明臣子,他们必须想出开源节流,应对财政困窘之策。

……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宫里各处都悬了红灯笼,人人脸上带喜,内外一片喜气。

隆武帝和颜皇后照过去的例子,召京师勋贵入宫,共度小年夜。

和往年相比,今年入宫的勋贵及家眷,足足少了三分之二,以前的三个国公,更是都被一扫而空。

座中唯一多出的一个新伯,乃是驸马都尉巩永固的长子巩瀚文,巩瀚文刚十岁,由其母,大明长公主也是隆武帝的姑姑陪伴入宫。

和历史上不同,长公主并没有病死在十七年,而是奇迹般的康复了,和她的两个哥哥一样,长公主亦是坚强之人,虽然刚刚病愈,就面对皇帝哥哥驾崩,丈夫也死在了甲申之乱的双重打击,但仪态从容,进退有据,不失皇家之风,只是细看之下,却能发现她眼神中藏不住的伤感。

看着姑姑和巩瀚文,朱慈烺不由就想起了巩永固,心中感伤。

二十四,隆武帝到英烈祠,祭奠自万历四十四年以来,死在内外战事中的数万英烈。

二十五,小太子满三月酒,宫中与群臣同乐。隆武帝有赏银。

除夕。

隆武帝守岁。

和往年不同,等到张皇太后和袁妃陈妃都离去,坤宁宫中,就只有隆武帝,颜皇后和永王、坤兴,以及襁褓中的小太子。

永王对朱慈烺,更加敬畏了,每说一句话,都思量半天,只恐说错了话,而且始终不敢抬头正视朱慈烺。

“你我兄弟,不必拘谨。”朱慈烺温言笑:“内廷和礼部,为你挑选之王妃,已经定下了三位,至于究竟是谁,还要你自己选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